- · 《哲学动态》编辑部征稿[10/30]
- · 《哲学动态》杂志社收稿[10/30]
- · 《哲学动态》杂志社刊物[10/30]
- · 《哲学动态》期刊栏目设[10/30]
- · 《哲学动态》数据库收录[10/30]
- · 《哲学动态》投稿方式[10/30]
现代木结构建筑中传统文化内涵的研究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一、木质材料本身的文化意蕴 (一)木质材料的人文性表达 木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。现代建筑大师Wright 认为“最有人情味的材料便是木材”。事实上,从衣食住行到宗教
一、木质材料本身的文化意蕴
(一)木质材料的人文性表达
木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。现代建筑大师Wright 认为“最有人情味的材料便是木材”。事实上,从衣食住行到宗教礼拜,木材已经参与人类各个方面的活动。
上古之时,人们通常“构木为巢”。自然界的森林山水自古便被赋予了神秘与神圣,常被顶礼膜拜。
木材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主观的社会意义。《解文说字》记载:“木,冒也。从地上出来。东方之旅,从草根,像它的根。”古人认为树木向着东边太阳升起的方向前行,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、勇往直前的民族特点相吻合。
而后人对于木材的崇拜,也从树木本身上升到了这种材料。
《尚书·洪范》:五个元素:一个是水,两个是火,三个是木材,四个是金,五个是土壤。”以五行,木材位于东方,代表着生命伊始,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生长力。木材在古人的精神世界中占领着的一席之地可见一斑。
在古人眼中,木材除了是一种精神,也是栖息之本。大到宫殿堡宇,小到家居装饰,木材的身影随处可见。谢雪芹认为这是窥探中国历史思维方式的窗户。[1]在江浙一带,以柏、梓、桐、椿四木装饰出来的柱子有“百子同春”的美好寓意。
以屈大均口中“海南文木”鸡翅木为例,因其种子呈红色,也被广泛称呼为“相思木”。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这首诗歌颂的便是这种木材。古往今来,文人骚客多喜欢以木为载体咏物抒怀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许多以木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得以流传,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木的人文内涵。将这种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,是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途径。[2]
人们对木材的偏爱,本质上是对自然的向往。越来越多的人享受木材带来的自然清新感。
(二)木质材料的时间性表达
木材是自然界最易得的天然建材,它们陪人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。
木材作为一门艺术,而诚如陈红梅所言,艺术是广泛存在于跨文化交流中的。[3]1992 年,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上,来自日本的设计师安藤忠雄运用到了斗拱(中国古建筑学会会徽上的代表图案)工艺设计了日本馆。这是传统木结构建筑与现代木构工艺完美融合的代表作之一。
在他的作品中,运用传统斗拱原理建成的柱式门廊,向世人传达着东方传统的斗拱意向,若隐若现的墙面也是对传统神殿的再现。当阳光穿过半透明屋顶洒向大堂,整个建筑散发着柔和又神秘的光泽,让人忍不住赞叹木结构建筑的魅力。
木材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材料,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表达具有很强的标志性。木质材料本质上“展现的是一种高技术与本体文化、高技术与高感情的结合。”[4]
二、地域文化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体现
(一)中国部分地区
中国的木建筑发展历史源远流长。在中国,无论哪座宫殿庙宇,木结构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。
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徽州居民建筑中,天井、门罩、隔扇等木质元素通过现代技术的改造,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。匾额、商字门等传统的建筑元素,也更为频繁地运用到现代建筑空间中。
郊区生活也许是袁家丽笔下的“稳定安全,无忧无虑”,[5]但在中国,“小桥,桃源,粉墙,德瓦马头墙”才是对徽派郊区建筑最生动形象的描述。“四水归堂”指的便是天井。天井有通水排水之效,同时可供人晨沐朝霞,夜观星斗。
徽派木结构建筑的精髓在于其木雕。徽派居民自古有“无山无水不成局”的约定,在徽派居民的家中,也多有木雕装饰。
在贵州,侗族建筑多为木结构建筑。侗胞所说“月堂”,便是青年男女“行歌坐月”的场所。侗族木结构建筑的特色使得这一场景格外动人。
此外,鼓楼是侗族木结构建筑艺术的象征之一,有侗寨就有鼓楼。鼓楼囊括了人民日常生活,并且在侗族人民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它屹立于侗寨之间,是侗族的精神象征。鼓楼的斗拱结构,不用一钉一铆便可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朽,备受建筑学家的称赞。
鼓楼这一跨越了实用和美学的建筑,是侗族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中表达地域文化的方式。这也符合了周润秋“跨文化合作”的概念。[6]
(二)其他国家及地区
陈红梅指出,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进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,理论研究也迈出了科学化和客观化的步伐。[7]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,便是西方木结构建筑。西方建筑史是建立寺庙和教堂的历史。早期西方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一直被砖石结构所支配。但随着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的发展,如今的欧美国家不仅将木结构大量用于居民住房,更是用木结构建筑逐步取代了传统砖石结构宗教建筑。
文章来源:《哲学动态》 网址: http://www.zxdtzzs.cn/qikandaodu/2021/0215/431.html
上一篇:刍议法哲学视阈下的环境法学*
下一篇:从哲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